「我兒子有本事,一分彩禮都沒拿」!
2024年江蘇,一場婚禮上婆婆上台發言,當眾炫耀起自己的兒子有本事,沒掏彩禮女方還倒貼,完全沒有顧及新娘的感受,新娘下秒舉動讓人看爽…… 一句話拆散一段婚姻,你見到過嗎? 2024年4月份,江蘇某地的酒店大堂中正舉辦著一場婚禮。
在新郎和新娘結束儀式后,輪到了新郎的媽媽上台講話,這位準婆婆手持話筒,對在場賓客炫耀道: 「我兒子有本事,一分錢彩禮都沒掏!不僅沒出彩禮,兒媳婦家還倒貼,這足以說明我兒子的優秀!」 全場頓時嘩然,新娘的臉色當場就變了,新郎一看事態不對,趕忙來勸。
這樣的家庭,如果現在強行忍耐,以后要面臨的可能會是更過分的欺辱。 對于這件事,網友們紛紛評價:「及時止損,這姑娘的福氣在后頭呢。」 「這姑娘應該謝謝婆婆,要不是婚前來這一遭,婚后還不知道要受多大罪。」 一句話揭開的家庭真相 說到婚姻關系,唯一繞不過去的坎就是彩禮。
而十分奇怪的是,女方家庭如果索要巨額彩禮,就會被罵「賣女兒」、「吸血」;可女方家庭不要彩禮,又會被婆家看不起,恥笑其「倒貼」。 這簡直是兩邊討不著好,無論怎麼做都會有理由挨罵。 彩禮作為一種經濟資源,其分配方式因人而異,但總體上來說反映了雙方家庭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上的差異。 男方家庭希望用彩禮來展現經濟實力,類似于「雄鳥筑巢」;同時也期望用這樣的方式獲得婚姻中的某種話語權。
而女方家庭則將彩禮視為對女兒未來的保障或者補償,希望彩禮可以讓女兒有底氣、有地位。
彩禮背后的權力博弈與尊重錯位 明明是女方家庭尊重這段婚姻,愿意以平等的姿態和男方共同托舉起一個小家庭,卻被婆婆扭曲為了女方家庭在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倒貼。 這樣心態的人很有可能長期處于「優越性偏見」之中。 在社會與人際關系中,我們需要獲得別人的認可來提高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 而優越性偏見就是認為自己或自己所在的群體更有優勢、更有能力,將勝利的原因歸結為我方,而將失敗的原因歸結于他方。 優越性偏見不僅深刻影響著個人決策、性格、認知等等,還會對其行為、情感和人際關系產生深遠影響。 表現在母子關系這個小群體中,其實就又套上了一層新的關系,就是母親對于兒子的依戀和控制欲。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