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竄35顆「密麻珠珠」!網見本尊嚇起雞皮疙瘩:快撈起來 專家驚曝1危機:已產卵了
2025/04/25

某住戶近日在廚房台面發現詭異景象——35顆粉色珠狀物整齊排列,乍看像孩童遺落的串珠手工,卻意外掀起全網滅蟲警報。這場「珠珠疑云」揭開居家環境中潛藏的生物危機。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unsplash。

粉色珠串藏致命陷阱

據臉書社團《香港滅蟲關注組》貼文顯示,當事人在廚房發現兩排規則排列的珠狀物。每顆直徑約3毫米,呈現粉紅金屬光澤,表面光滑如塑膠裝飾品,容易誤認為流行手工材料。原帖主困惑詢問:「家里沒人玩串珠,這些珠子從哪來?」

ADVERTISEMENT

翻攝自臉書《香港滅蟲關注組》。

拼豆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貼文照片引發兩極反應:部分網友聯想到童年手作時光,更多人卻直冒冷汗。「密集恐懼癥發作」「全身起雞皮疙瘩」等留言破千點贊,有經驗者急喊:「快銷毀!這是蛾類蟲卵!」

翻攝自臉書《香港滅蟲關注組》。

蟲卵偽裝術堪比間諜

經昆蟲學家鑒定,該物體確為「窗蛾」所產卵塊。這種居家常見害蟲擅長偽裝,其卵殼含特殊蠟質層,反光特性使其酷似塑膠珠。雌蛾偏好選擇廚房、浴室等潮濕環境,以整齊矩陣排列產卵,單批次可孵化50-200只幼蟲。

香港蟲害控制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接獲的蛾類通報中,67%案例最初被誤認為「裝飾品或食物殘渣」。專家解釋:「窗蛾卵自帶防水膜,即使用水沖洗仍能存活,一旦孵化將快速啃食衣物、食品包裝甚至電線絕緣層。」

ADVERTISEMENT

滅蟲專家傳授破解法

面對這類生物陷阱,民眾常陷入兩大誤區:

​直接觸碰清除​​:蟲卵表面附著酶素,接觸皮膚可能引發紅疹 ​​用吸塵器處理​​:未受精卵可能借氣流擴散至其他區域

正確處置流程應為:① 佩戴手套用鑷子夾取卵塊,裝入密封袋② 噴灑含氯漂白水靜置10分鐘破壞保護膜③ 以75%酒精二次消毒附著表面④ 檢查周邊是否有成蟲藏匿

居家防蛾關鍵措施

要預防這類「致命串珠」,可采取三招防護:​​光線干擾法​​:在窗框安裝紫色LED燈帶,干擾蛾類定位系統​​氣味屏障術​​:將薄荷精油與白醋以1:3比例混合,噴灑排水管周邊​​物理阻絕計​​:給紗窗加貼0.5mm孔徑防蟲網,阻斷產卵路徑

本次事件再度警示:居家清潔不能止于表面。那些看似無害的「裝飾物」,可能是生物入侵的前哨站。下次發現神秘珠串,切記先啟動滅蟲SOP,別讓童年手作回憶變成蟲害噩夢。

(專家建議僅供參考,嚴重蟲害請聯絡專業防治機構)

ADVERTISEMENT

拿芭樂起來啃!他「連吃5口爆出菜味」內心好糾結,媽媽一看笑瘋「揭開真實身份」:要煮啦
2025/06/18
植物人孕媽昏迷中產子,醫生急喊「保命必須打胎」,丈夫「1決定」讓醫生直呼奇跡
2025/06/17
正要品嘗壽司,卻發現「章魚不對勁」!一問店家「對方秒退款」網一看也驚:吃了會升天
2025/06/17
惡男手段極其殘忍!酒店女花蓮枉死「靈堂3炷香斷2炷」妹氣哭「是我對不起妳」亡魂在申冤
2025/06/17
台中沙鹿公車站,驚見「流浪小朋友」躺地熟睡,警介入調查「鬆口真相」
2025/06/17
台灣7800萬大廠「突爆停廠」!10建案全停工,房市大震盪
2025/06/17
巨無霸蘿蔔糕!阿嬤路邊做生意「失傳手法超熟練」大排長龍,明眼人揭密「那不是賣吃的」年收百萬
2025/06/16
懷疑卡到陰!雲林驚傳「全家幫兒子驅魔」害死送命,母親全程「跪神明廳念念有詞」驚悚內幕曝光
2025/06/15
吃檳榔長達10年!42歲名人「罹患口腔癌過世」,曾切除右臉保命「生病前後判若兩人...」
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