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常說「筷子見人品」,這句話在我人生中狠狠上了一課。25歲那年,我帶著引以為傲的男友回家見家長。當時他在科技公司當上最年輕主管,西裝革履談吐得體,誰都夸我眼光好。沒想到全程沉默的爺爺,卻在飯后把我叫進書房:「這小伙子絕不能嫁。」
那天飯桌上其實早有端倪。男友剛落座就夾走整塊紅燒肉,翻動青椒炒肉時像在工地掘地,筷子來回翻攪菜盤找肉片,湯汁濺得轉盤上都是油星。我正尷尬地拿紙巾擦拭,爺爺突然放下碗筷:「年輕人,菜要涼了。」這頓飯吃得我如坐針氈,但想著交往半年多的感情,還是決定找爺爺問個明白。
「您不能憑吃飯習慣就否定人家啊!」我忍不住辯駁。
當時我根本聽不進這些「老古董」道理,直到三個月后發生的事讓我脊背發涼。男友突然說有個穩賺的區塊鏈項目,哄著我拿積蓄投資。當我猶豫時,他竟背著我向親戚借了30萬,錢到手后直接失聯。看著聊天框里刺眼的紅色感嘆號,突然想起那盤被他翻得亂七八糟的青椒炒肉——原來自私的人,真的連筷子都藏不住本性。
後來在警局做筆錄才知道,這個「青年才俊」同時交往著三個女生,用同樣套路騙走近百萬。辦案員警搖著頭說:「這種人在飯局上就藏不住狐貍尾巴,專挑貴的菜下手,喝湯像餓了三天的模樣。」我這才驚覺,爺爺教我的不僅是餐桌禮儀,更是識人辨心的智慧。
如今每次參加飯局,我都會特別觀察對方拿筷子的姿態。
有次陪爺爺看《紅樓夢》,他指著王熙鳳夾菜時專挑鵪鶉腿的細節說:「曹雪芹早把識人術寫在飯碗里了。」這話讓我想起心理學教授上課講的「微觀行為分析」,原來最頂尖的識人術,從來都藏在最平常的煙火氣里。現在我也開始教女兒餐桌禮儀,不是要她當淑女,而是希望那雙筷子能成為她人生的第一把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