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的毒燕窩】
2023年9月29日晚7點,蘇州某別墅區飄著桂花香,我卻對著茶幾上的「天價燕窩禮盒」渾身發冷。包裝盒內側貼著泛黃的營養標簽,保質期欄赫然印著「2021年10月」,霉斑沿著二維碼蔓延成蛛網狀。家族群聊天記錄顯示,這盒「御品燕盞」是三舅公上周親自送來的,聲稱「托關系從馬來西亞機場免稅店搶購的」。
「這招她用了8次,專坑自家親戚。」75歲的娘家姨婆周美鳳突然冷笑,枯瘦的手指劃過我的手機屏幕,調出2018年家族聚會照片——畫面里五姑奶奶抱著同款燕窩禮盒,背后柜子上擺著相同的青銅招財貓。而五姑奶奶已在2019年肝癌去世,主治醫生曾私下透露「可能和長期食用霉變補品有關」。
【免稅店小票的貓膩】
當晚10點,我帶著燕窩沖進市質檢局。檢測員老張用紫外燈照向標簽,隱藏的油墨浮現「贈品勿售」字樣。「這是東南亞燕窩廠給經銷商的試吃裝,根本不能上市流通。」他指著顯微鏡下的樣本搖頭,「你看這燕絲纖維,至少被反復泡發烘干三次以上。」
更致命的證據在家族群曝光。表弟黑入三舅公手機云盤,發現2020-2023年間,他先后向「鑫隆滋補品批發公司」轉賬47萬元,而該公司注冊地址竟是郊區某食品添加劑黑作坊。聊天記錄顯示,三舅公與老闆娘對話露骨:「這批貨的霉斑做舊到位點,那幫老東西就愛講究年份。」
【燕窩局中局的反殺】
正當我要報警時,周美鳳按住我的手。她翻開1987年的家族賬本,發黃紙頁記載著三舅公挪用族產炒期貨的舊事。「讓他賠錢不如讓他出血。」她瞇眼笑著撥通電話,半小時后三舅公顫抖著送來20萬元現金,卻不知客廳裝飾畫里藏著4K攝像頭。
反轉發生在次日的家族中秋宴。我當眾播放三舅公求饒視訊時,周美鳳突然掏出一盒2015年產燕窩:「你以為就你會玩這招?」她撕開禮盒夾層,掉出的照片竟是三舅公在添加劑黑作坊打包的畫面。
【家族群里的血色轉賬】
10月1日凌晨,家族群被三舅公的轉賬記錄刷屏。他連續退回8位親戚的「滋補品集資款」,總額達163萬元,備注欄統一寫著「救命錢」。但周美鳳在群里丟出更狠的炸彈:三舅公兒子在澳洲的別墅購房合同,簽約日期正是五姑奶奶去世當月。
「你們真以為霉燕窩最毒?」周美鳳最后發出一條60秒語音,背景音是粉碎機轟鳴聲,「看看你們這些年送我的阿膠糕、海參、黑枸杞…」配圖是滿垃圾桶的「高檔補品」,每包都貼著「孝親敬老」標簽,生產日期卻都被刀片刮花。
這場燕窩風暴的結局,是家族祠堂新添了塊電子屏,滾動播放三舅公在黑作坊打包的視訊。而周美鳳的微信簽名改成了「以毒攻毒」,背景圖是她戴著防毒面具泡燕窩的詭異自拍。
后記三舅公上周被拍到在菜市場賣「古法手工燕窩」,紙牌上手寫「孫女留學急用錢」。而質檢局最新線索顯示,周美鳳退休前竟在國營藥廠質檢科干了30年——那些精準識別霉斑的技術,或許正是她最鋒利的復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