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老人接到一個電話:「葉老師,你竟然還活著?」老人火冒三丈:「你這話,啥意思?誰料,對方一句話,竟讓老人哭得撕心裂肺。
老人名叫葉連平,山東青島人,12歲時隨著父親到上海求學。
后為了謀生,葉連平來到南京,在美國大使館后廚當了幫工。
這一待便是三年,期間,葉連平學會了一口流利英語,并到一所學校教書。
后因特殊情況,他四處流浪,最終在某村落了腳,當地村民熱心收留了他,給了他幫助。
1978年,村里一位年輕女教師,考上研究生后離開了。
村里請他去當語文代課老師,葉連平十分開心,之后,因為教學成績好,被破格轉正,還有多次升遷機會,讓他到省城。
然而,葉連平拒絕道:「這里人幫我度過了艱難時刻,現在他們孩子需要我,我不能走。」
就這樣,葉連平一直干到65歲退休。
退休后,本該安養天年的他,無意中發現村里有很多留守兒童,很多輟學,甚至誤入歧途。
于是,他和老伴一商量,決定開辦英語補習班,一方面給農村孩子補習英語,一方面引導他們學好。
可很快,人們就發現他的輔導班,跟別人的不一樣。
葉連平不僅免費補課,還給路途遙遠的孩子,提供免費的三餐和住宿。
就連自己的房間都騰出做了教室,老兩口就擠在一間舊倉庫里。
有次,一位家長心里覺得過意不去,想給葉連平交錢。
誰料,他瞪著雙眼,怒斥:「如果給我錢的話,就把孩子帶走。」
有個叫楊鴻雁的女生,在他家免費吃住6年,他不僅不收錢,還資助她上大學。
別看他對學生大方,對自己是真「摳門」,出門只坐1塊錢的車,連礦泉水都不舍得買。
至今,還和老伴住在教室改造的房子里。
這年,他送楊鴻雁上大學,回家時,因為對路況不熟悉,錯過了最后一班車。
看著天色黑了下來,葉連平想著找個地方住下,明天再回去。
誰料,他來到旅館一問:「老闆,最便宜的房間多少錢啊?」
「60塊!」
葉連平一聽,心里一顫:「太貴了,在哪睡不是睡,花這冤枉錢干嘛。」
于是,已經70多歲的他,在附近找了一處橋洞,硬生生住了一晚。
楊鴻雁知道這事后,每次提起都會落淚,她說:「葉老師比我親爺爺都好,如果沒有他,我就誤入歧途了。」
對于這些「摳門」的事情,葉連平笑著說:「我對物質生活沒高要求,妹妹1979年給我送了件衣服,現在還穿著。」
然而,他聽說一個孩子考上了研究生,家里交不起學費,買不起筆記本,他大手一揮,就給了她10000塊錢。
甚至有時候學生上不起學,他還親自上門送學費,聽到家長讓孩子進廠打工,80多歲的他就騎幾十公里腳踏車,上門做思想工作。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
2019年,他騎車去家訪時,不幸遭遇了交通事故,導致膽囊破裂,腰椎骨折。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