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購物相當普遍流行的年代,許多人都經常在上面買衣服,即便不合適,也會選擇馬上退貨。然而日前中國山東一名女店主卻指控,瀋陽一間職業技術學校有60多位學生集體買衣服,但在穿上並參加完運動會後,便以品質有問題集體退貨,導致她損失慘重,甚至暫時無法營業。
該名女店主表示,她經營的網路商店因一場突如其來的「退貨潮」,損失了8000元人民幣(約3.2萬元新台幣)。這一切的源頭,竟是來自瀋陽一間職業技術學校的60多名學生,他們透過網購平台購買了店鋪的裙子,目的是為參加學校的運動會而統一著裝。
學生在參加了運動會後,將網購的裙子集體退款,以「品質問題」要求退錢。店主表示,學生們用該理由找平台申訴,已經快速退款成功了,這也使得她的店舖被禁止營業三個月。而且退回來的衣服上面,還黏著學校草坪上的草屑以及其他污漬,讓她控訴這樣做完全就是惡意退貨,「這屬于詐騙了。」
店主還表示,在和學生溝通時,這些學生說,他們也沒有辦法,因為是老師強制要買的,而且也是老師要他們退的。隨著退款的出現,店鋪的口碑和評分受到了影響,導致平台封店。
她還提到,由于退款數量過多,店鋪很快就被平台鎖定。她並不明白,為什麼學生們沒有提前溝通,而是選擇了直接退貨,「大家不是應該理性看待這些問題嗎?如果有疑問,可以先找商家解決,為什麼要集體行動呢?」
對此該校校長也做出回應,表示對商家造成的損失深感歉意,計劃以原價回收這些退回的裙子,同時校方也正與師生溝通,力求還原事情的經過。
在這次事件中,商家和消費者都各有各的立場。商家面對突如其來的大規模退貨,感到無奈和心痛,畢竟一群學生的退款行為讓自己的店鋪蒙受了不小的損失。而消費者方面,一些學生可能在「跟風」的情況下,做出了不太理性的決定,導致了事情的惡化。
隨著電商平台逐漸發展壯大,消費者的權益保護逐漸成為話題的焦點,但我們也應當注意,在享受便捷購物體驗的同時,如何更加理性地對待每一筆交易,避免集體惡意退貨等不正當行為,商家在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要學會保護自己,提升售後服務質量,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