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后被外交部選中,是一種什麼體驗?
被外交部選中后,果斷拒絕,這又是什麼體驗?
曾有一個北大才子,畢業后,因為語言天賦能力過人被外交部選中。
眼看到了去外交部報到的時間,他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拒絕。
他覺得這不是自己的夢想,深思熟慮后,選擇了去西班牙創業。
在西班牙創業小有成就后,他接下來的舉動,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回老家種地。
他叫楊舒春。
1980年,楊舒春出生在江蘇無錫的一個小山村。
父母都是普通工廠工人,家里條件算不上多好,但勝在溫馨和睦。
楊舒春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了超強的學習能力。
老師講過的題聽一遍就會,記憶力還十分驚人。
他是老師眼中的「尖子生」,同學眼中的「高智商學霸」。
1999年大學聯考,楊舒春以無錫市文科第二名的成績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學。
上世紀90年代,家里能出個大學生,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更何況楊舒春考上的還是北大。
節儉了大半輩子的父母,難得豪氣地說:
「去飯店擺幾桌,請親朋好友來吃飯!」
楊舒春也忍不住笑了笑,暗暗告訴自己,以后要更加努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他善于表達,喜歡學習各種語言,大學選擇攻讀西班牙語專業。
經過三年艱苦學習,楊舒春從無數優秀的學子中脫穎而出,被外交部選中并被公派到西班牙留學一年。
留學期間,楊舒春的所有學費以及生活費都由看好他的外交部承擔,而他只需要在畢業后到外交部任職就可以了。
公費留學,畢業后還有光鮮體面的工作,這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
楊父楊母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兒子真出息啊!
但好景不長。
楊舒春接下來的一個舉動,讓爸媽傻眼了。
「放著好好的外交官不當,你要去西班牙打工?」
楊父聽到兒子的話后,險些暈過去。
楊舒春一臉愧疚地說:父親,請您原諒我,我不想在外交部工作。
之前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不想去外交部了呢?
這一切,還要從在西班牙學習交流時發生的事情說起。
楊舒春是個足球迷,在尋找兼職的時候,看見一家報社正在招報道足球比賽的記者。
報社老板是個中國人,這讓楊舒春倍感親切。
于是,兩人便這麼閑談了起來。
報社老板剛來西班牙的時候,一窮二白,吃了上頓沒下頓。
「人活著就不能太舒服,現在窮算什麼,你且往后看。」
十幾年后,他從一無所有變成了一個身價上億的商人。
楊舒春聽完報社老板的傳奇經歷后,久久無言。
他從小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周圍人的夸贊和艷羨,讓他更是一日不敢松懈,生怕有一天會跌下神壇。
但回過頭仔細想想, 他這二十多年,竟然沒有一天是為自己活的。
楊舒春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腦子是從未有過的清晰。
外交官很不錯,但這不是他想要的。
假期回家后,他思考了許久。
他想沉淀下來后,往前沖一把。
但楊父楊母不能理解,甚至是無法接受,為了打消兒子的念頭,不惜下跪懇求:
「兒子,放著大好前途你不珍惜,將來會后悔的啊!」
楊舒春紅了眼眶,盡管心里很痛苦,但他還是決定堅定自己的選擇。
「爸媽,我會讓你知道,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就這樣,楊舒春再一次坐上了前往西班牙的飛機。
到達西班牙后,楊舒春第一件事就是跟父母報平安。
父母是極度反對的,但事情已成定局,就算再反對也是沒有用的。
楊父氣憤地說:「我倒是要看看,你能混出個什麼樣!」
接下來的日子,楊舒春選擇了在西班牙攻讀碩士,在這個過程中,他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賺取生活費。
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5年。
5年時間,楊舒春不但完成了學業,還攢下了一筆積蓄和人脈。
他在西班牙開了一家小型貿易公司。
公司主要負責將國內的一些小產品進口到西班牙來銷售,從中賺取差價來獲利。
憑借流利的西班牙語和高智商高學歷以及高洞察力加持下的雙向思維,楊舒春在這一行迅速找到了方向。
短短幾年時間,跨國貿易公司越做越大,搖身一變,楊舒春成了一個擁有千萬資產的老板。
因為生活富足,他還把父母接到了西班牙生活了一段時間。
楊父楊母看到兒子這麼成功,再也不提外交官的事情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愧是我兒子,有想法還能干!」
可是很快,他們又笑不出來了。
楊舒春再次做出了一個出乎大家意料的決定:
他關掉了西班牙的公司,打算回老家種地。
楊母十分不能理解地問:
「兒子,這一次又是為什麼?」
「你在西班牙的事業蒸蒸日上,在那里好好待著不好嗎?」
「就算是回國工作,也不能跨行這麼大吧?」
這件事還得從楊母探望他時說起。
一次,楊母在廚房做飯,笑著說:「這西班牙的菜好干凈啊,我覺得不用洗就可以吃。」
無心的一句話,讓楊舒春沉思了許久。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國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但楊舒春發現,國內高質量的蔬菜其實很少。
有機農場,這是一個未被開發出來的市場,如果做成了,收益將會是無法想象的。
反觀現狀,自從開始做跨國貿易公司后,這邊的跨國貿易市場越來越火爆,公司也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必定是下坡路。
所以,應該及時調轉槍頭。
楊舒春是個很有主見的人,從他拒絕外交部就能看出來。
在親朋好友不解的眼神下,他坐上了回國的飛機。
剛回國,楊舒春對國內市場并不熟悉,于是找到了以前的同學。
老同學聽了他的想法,連連點頭:
「舒春,你這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想法總是這麼超前。」
「我們決定了,跟著你干!」
萬事開頭難。
因為缺乏經驗,前期楊舒春遇到了很多麻煩。
「我是一邊干一邊學習,一有不懂的地方,就趕緊查閱資料或是請教相關方面的專家。」
對于食材的質量,楊舒春有極高要求。
用魚湯喂豬,菜葉喂雞,糞便施肥,絕不使用化肥、農藥。
這條創業之路,親朋好友的質疑是次要的,上哪找產品銷路才是重要的。
有機蔬菜長勢喜人,但成本非常高。
高于市場幾倍的價格,很多客戶都是看兩眼就走了,很多菜只能爛在農場里。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農場都處于虧損狀態。
有合伙人無法承受這個壓力,一度想要放棄。
唯獨楊舒春,從未想過放棄。
楊舒春不斷尋找問題所在,思來想去,他覺得沒有銷路還是宣傳不夠,很多目標用戶無從得知他們的產品賣點。
于是,他邀請了以前的記者朋友參觀農場,并請對方宣傳。
有了媒體的宣傳,前來購買楊舒春有機蔬菜的客戶越來越多。
恍然間,楊舒春看到了曙光。
如今的楊舒春,身價上億。
「北大楊哥」生鮮品牌在各個一線城市占據了一席之地,年銷售額高達2500萬元。
目前,旗下互聯網店鋪有100多家。
楊舒春說:「我最終的目標是要讓我們的服務覆蓋全國。」
而他的父母在看到農場的變化后,也終于想通了一個道理。
兒子長大了,再也不是小時候那個什麼都不懂,要讓父母做決定的孩子了。
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認知,為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支持和鼓勵。
回看楊舒春的人生,如果他沒有堅定自己的選擇,恐怕走不到今天。
「一眼能看到60歲,甚至是80歲的時候在干什麼,我會覺得很恐怖。」
這是楊舒春的人生格言。
成功的創業者最重要的是執行力,思想和腳步都要在路上。
楊舒春一次次地做出常人不敢輕易嘗試的事情,只是想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很顯然,他做到了。
也許,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會有這樣一段日子:
你在煙塵與灰燼中苦苦掙扎,眼淚稀里嘩啦地落,覺得生活實在太累,自己就要撐不下去。
但請你相信,所有的苦難與艱辛,都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攀登之路注定辛苦,強者之路注定孤獨。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雖然很難,但我們還是要選擇滾燙的人生,方能不負時光,不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