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方式(深度好文)

2022下半年,放慢腳步,不再將就,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歲月悄然而逝,指針轉的太快。

總以為一年365天很漫長,但轉瞬之間,2022已經走完了上半場,下半年即將啟程。

回想過往,似乎世間所有事都應了那句老話:

人生一夢,白云蒼狗,錯對恩怨,終不過日月無聲,水過無痕。

這半年,看到了世事無常,于是懂得了珍惜當下;見識了生命脆弱,便學會了好好愛自己。

而愛自己最好的方式,正是制定一個新的生活計劃,休養好自己的身心。

2022下半年,想要越活越年輕,人民日報推薦的這9件小事,值得大家一起踐行。

 01 

迷茫時讀書

作家蔣方舟曾說:「一個人如果不看書,那麼他的價值觀就會由他身邊的人決定。

因為他沒有別的輸入途徑,只能模仿身邊人,周圍流行什麼,就跟隨什麼,永遠找不到自己。」

人在年輕時,總覺得讀書無用,總是習慣將大把時間用在社交上,通過擴充人脈提升自己的生活層次。

后來才明白,當你的思維不夠成熟、實力太差時,認識再多朋友也是無用。

生活常常會被各種瑣事牽絆住手腳,人生的困境往往都是限于認知不足。

如果不讀書,靈魂始終是空虛的,內心的迷茫不安永遠如影隨形。

當你感到諸事不順時,不妨去讀一本好書,尋找一個新的方向。

書中不僅有解惑的答案,還有充實內心的力量,你在書籍上花費的時間,都會成為來日前行的路。

讀書,是治愈自己的一劑良藥,終能帶你走出泥潭。

 02 

煩躁時運動

《世界日報》曾有一篇文章表明:

「研究發現,經常運動者比‘肢體不勤’者快樂感多出52%。」

也就是說,保持運動的習慣,是提升幸福感的關鍵要素。

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可以調節因「工作的壓力,感情的不順,生活的負擔」帶來的負能量,讓糟糕的心情得以釋放。

想得太多,大腦堆積了太多垃圾情緒,與其放在那里折磨自己,不如開始運動緩解痛苦。

2022下半年,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

每天早起半小時,堅持跑步,找回丟失的活力;

養成健身的習慣,長期練習,一次次突破自己,一步步挑戰極限。

只要開始運動,身心便能保持最佳狀態,生活也會過得越來越精彩。

 03 

清醒時做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寫道:日日閑著,月月閑著,年年閑著,在閑暇里耗盡了自己的斗志,在懶惰中荒廢了寶貴的時間。

閑的太久,痛苦和恐懼就會接踵而至。

因為你看不到未來的方向在何處,也找不到生活的希望在哪里,只能在日復一日的無聊中蹉跎光陰。

有個故事講的意味深長:

寺院里,一位徒弟問禪師,為何這麼多年過去了,禪師仍然像初見時那般年輕,不曾有半點衰老。

禪師笑著說:「因為這數十年,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講學、說法、寫字,精力充沛,思維不退,容貌自然也就年輕了。」

人生一世,要學會給心中栽下樹木,在忙碌中調整身心,保持充足的生命力,才能應對世間萬難。

閑會生惰,忙能養身,清醒時做事,過往的傷口才會逐漸愈合。

 04 

焦慮時行動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曾經提出一個定律,叫「魯莽定律」。

大意是指:如果你感覺到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是對的,那麼不要總想著達到萬全之策時,才去做這件事。

很多時候,你的焦慮都是「拖延癥」造成的。

想要停止內耗,靠的就是一份行動力,而打敗自己的,永遠是那句「再等等」。

把胡思亂想的時間,用在行動上,才能讓自己慢慢走出困境。

有句話說的很對: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種下行動的種子,終能結出快樂的果實。

 05 

得意時淡然

俗話說:人生如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

頭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

泡茶就像一生中必須經歷的每道關卡,只有心性足夠沉穩,人生路才能走的更穩。

人在高處時,最怕的是越來越飄,丟了初心;最應該做的是謹慎向前,低調做人。

一個人如果越來越狂妄,終究會被狂妄吞噬,與其事事爭個不休,不如早日沉下心來。

永遠要記得:鋒芒畢露之時,也是由盛轉衰之日。

下半年,名利看淡點,錢財看輕點,走好腳下路,做好眼前事。

 06 

失意時坦然

楊絳先生說過: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患,人間也沒有永遠。

當你看透了世事,見多了無常,便會明白:不如意,是人生的常態。

有些事,思慮過多,只會傷了心神;有些人,死死糾纏,只會掉入深淵。

年齡越大,越應該用一顆坦然的心,去看待世事變幻。

生命中無緣的人,當斷則斷,遠離錯的,方能遇見對的;

無能為力的事,該舍就舍,扔掉負累,方能輕裝上路;

心中煩欲執念,趁早放下,不再執著,方能笑對人生。

沒有什麼是永恒的,也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

心大一點,煩惱就小了;心寬一點,痛苦就淡了。

 07 

沖動時克制

看過一個古老的寓言故事:

一位武士向老師父求助:「何為極樂世界,何為地獄?」

老師父思考片刻,突然厲聲道:「粗陋之人,何足論道。」

武士感覺受到侮辱,立即拔出長刀,怒氣沖沖道:「如此無禮,我殺了你!」

沒想到,老師父平靜的說:「此為地獄。」

武士聽聞終于醒悟,便將刀收回刀鞘,向老師父表示謝意。

老師父又補充道:「此為極樂世界。」

情緒,就是心魔,如果不加以控制,遲早會吞噬了自己。

生氣是本能,沖動是性格,而把怒火壓制住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本事。

遇事不怒,處變不驚,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克制好沖動的習慣,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修行。

 08 

糾結時思考

晚清名臣曾國藩有句名言:

「凡遇事須安詳和緩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

故從容安詳,為處事第一法。」

越是一團亂麻,越要靜下心來思考;事情越難解決,越應該保持靜氣。

曾國藩每次遇到事情,都習慣三思而后行。

有時候還會點上一炷香,深思熟慮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出一個最佳解決辦法。

也正因這個好習慣,他解決問題很少出錯,也漸漸改掉了原來急躁的脾氣。

忙而不亂,給自己留一點思考的時間;急而不慌,給事情留下處理的余地。

靜能生慧,凡事泰然處之,自能水到渠成。

 09 

閑暇時蓄力

易中天曾在書里提到:

人貴有三品,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

人一輩子,學會沉得住氣,是成就自己的第一步。

這世上大多事情,都是如此:

池塘里的荷花最初只開放一部分,第29天才開滿一半,最后一天才能開滿另一半。

竹林里的柱子四年長了3厘米,第五年開始,每年生長30厘米,之后用六周時間,長到十五米,而最開始的四年只是為了扎根。

蟬變成知了之前,要先在地下蟄伏三年,依靠樹根里的汁液汲取養分,然后在一個夏夜,悄然爬上枝頭完成蛻變。

無人問津的歲月里,專注于自身的成長,靜靜為自己積蓄力量,切莫太過著急,弄傷根基。

閑暇時光里,不妨練習一個新技能,學習一項新知識,在寂靜的天地里,遇見更好的自己。

 10 

很喜歡木心先生所作的一句話:

「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動以養身,靜以養心,讀書以滋養靈魂,忙碌以修煉精神,獨處以審視自我,放下以治愈人生。

2022下半年,放慢腳步,不再將就,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愿余生有一天,回首往事,你我都能道一聲: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用戶評論